找到相关内容5491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唯识二题刍议

    唯识佛学是印度大乘佛教发展到圆满程度时期而形成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它把佛法中一切真实性的问题以现实、理性的方式给予体系性的完整诠释。可以说,印度大乘佛教,只有唯识佛学是严格意义上的结构体系。众所周知,印度大乘佛教共有两大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二是唯识学派。中观学派以《般若经》为宗本,由龙树菩萨开创,唯识学派以《解深密经》为法源。由无著、世亲二大揭橥,中观学派原本笃守诠经阐义的精神,是般若思想的解释学...

    胡晓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1341598.html
  • 谈心说识(三):人类自私的根源为何

    “四惑”。《唯识三十论颂》第六颂云:   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   并我慢我爱,及馀触等俱。(《大正藏》卷三十一,六十中)   (一)、“我痴”梵语?tma-moha就是不知道自己本来面目,...”的心理,以唯识学的观点来说,就是末那识的妄执。   第七识的特点虽在执“我”,但“我”有“小我”和“大我”之分。一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享受,这是太偏狭的“小我”。而所谓的社会意识、民族意识、国家...

    释依昱

    |唯识|谈心说识|自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6/10045983353.html
  • 辨法相与唯识

    辨法相与唯识  (印顺导师)  “法相与唯识”,是研究佛法者所常遇到的问题,对它必须有个认识。现在把我认识到的试述一点。   这问题,民国以前的学佛者,是没有讨论过的,民国以来,最先由欧阳渐居士提出了法相与唯识分宗的意见,即是要把法相与唯识,作分别的研究。问题提出后,即引起太虚大师的反对∶主张法相唯识不可分,法相必归宗于唯识。一主分,一主合,这是很有意义的讨论。民国以来,在佛教思想上有较大贡献...

    印顺导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3354814.html
  • 起信与唯识

    在上一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佛教界围绕《大乘起信论》曾有过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是该论是否符合大乘思想。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先生等依据唯识学,对《大乘起信论》持批评乃至否定的态度,指出它不仅非印度...《起信论》者大多视中国化佛教为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大乘教理最圆满的体现,因此坚决捍卫《起信论》的正法地位。其中,以太虚大师为首的一批缁素大德,同时亦以建设性态度,尽可能会通《起信论》与唯识学...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4642667.html
  • 以因明入唯识

    以因明入唯识  《因明入正理论》开头第一个偈子是说:  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  这个偈子就简单的揭示了因明学的宗旨.古代的大德们把因明学总结成了二悟八义:二悟是自悟、悟他...来的观点,就是比量.  当然,这里面的细微分别是很有意思的,我在此也就不一一多说.师兄若有机会可以看一下刚晓法师的<汉传因明二论>那本书.师兄问因明学与唯识学的关系,许多大德都说,因明学是唯识学的基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93238599.html
  • 唯识与中观

    唯识与中观  唯识学派与中观学派构成印度大乘佛教的两大思潮,前者称为有宗,后者称为空宗。  部派佛教的阿毗达磨论师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存”,认为一切存在的基本要素地、水、火、风等四大种及极微元素...以及人们的认识,包括感觉、概念、意识和地、水、火、风等元素的存在,都是相对、依存的关系,是假藉的概念(假名),本身并没有独立的实体性(自性)。  西元六世纪,中观与唯识两大思想展开“空有之诤”后,大乘...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53555225.html
  • 唯识学的实践

    唯识学的实践 叶少勇   了解了唯识与三性,可以说已经基本把唯识学的理论框架概括了,可是唯识学不单是一门理论,更是一个实践体系。  现在佛教内部流行一个趋势,就是强调实修而贬低理论,好像谁...相信佛所说的道理就是真理。唯识学是硬道理,看似艰深,解决的全是硬碰硬的问题,是把我们思想上的疙瘩全解开,以求坚定地踏上修习之路。  佛教的中心,就是“无我”,可以说,这个“我”是万恶之源,所有的恶行...

    叶少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4653308.html
  • 唯识教义述要

    唯识教义述要  唐大圆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 23 册  大乘出版社出版  1978年11月初版  页249-251  --------------------------------------------------------------------------------  249页  一切佛法,皆说唯心,或说唯识。识之与心,名异实同  。如世亲说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不但心识,虽意与了...

    唐大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0973981.html
  • 谈心说识(七):人与自然的融和

    第七章 心包太虚——人类与自然的融和   一、心生万法   禅宗典籍《宗镜录》卷九十八:   大珠和尚云:“心性无形即是微妙法身,心生体空即是虚空无边身,示行庄严即是功德法身;...

    释依昱

    |唯识|谈心说识|生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14050085497.html
  • 唯识

    【真唯识量】 因明用语。又作唯识比量。系唐代玄奘大师于印度戒日王所设之曲女城无遮大会上提出之三支比量。据因明大疏卷中载,其量(论式)为(大四四·一一五中):‘真故极成色定不离于眼识(宗,命题),自许...,排除其中双方不一致之成分。‘定不离眼识’为宗之宾词,亦为立、敌所共承认者。‘自许’(立论者自己之同意、承认)为因之简别词。因支‘初三摄眼所不摄故’本为立、敌共许(共同承认、同意),单就‘真唯识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05938710.html